五、傳統(tǒng)滅菌與臭氧滅菌的比較
我國GMP條例對藥品生產(chǎn)(特別是無菌產(chǎn)品)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。在GMP驗證過程中人們大力推薦臭氧滅菌方法。與各種傳統(tǒng)滅菌方法相比,臭氧滅菌有許多特點。
5.1傳統(tǒng)滅菌方法的缺陷
傳統(tǒng)的滅菌方法主要有三種:一是紫外線滅菌,二是試劑滅菌,三是加熱滅菌。這些方法已被人們習慣使用,其安全性、可靠性已被長期的實踐所證實。但是它們也有各自的缺陷。
紫外線滅菌:以光波輻射作用殺菌,光波為直線傳播,其照射強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,只有照射到的位置且達到照射標準才有殺菌效果。并且所有紫外燈的殺菌能力隨使用時間的增加而減弱。紫外線滅菌的主要問題在于:它穿透能力小,在紫外線照射不到的地方,消毒效果不好;其殺菌能力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減小,而且燈管壽命短,更換過于頻繁,運行費用較高。
化學(xué)試劑滅菌:
化學(xué)試劑滅菌藥味大,不能自然排出,需要空調(diào)長時間置換新風,從而增加了能耗。同時也存在二次污染的問題,剩余的藥物直接排入大氣,造成對周圍環(huán)境的污染。如甲醛熏蒸,操作麻煩,熏蒸時間長,有二次污染物,對人體有危害。并且在消毒后的幾天內(nèi),其懸浮粒子數(shù)還會增加。
加熱滅菌:包括干熱和濕熱,其缺點是溫度高,能耗大,有的物品如原材料、儀器儀表、塑料制品等就不宜加熱。
以上三種滅菌方法的弊端是客觀存在的,也是無法避免的。臭氧的特性和優(yōu)點,則可彌補上述方法的缺點,這就為臭氧滅菌進入藥品生產(chǎn)開辟了通道。
5.2臭氧消毒滅菌獨特的優(yōu)點:
殺菌能力強:
臭氧殺菌能力與過氧乙酸相當,高于其它消毒劑。
廣
譜
性:適合多種致病微生物,對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甲乙型肝炎病毒、真菌等多種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殺滅作用。
較高的擴散性:臭氧為氣體,擴散性好,無死角,濃度分布均勻。
原
料
易
得:
臭氧制備是利用我們周圍的大氣制取,不需儲藏設(shè)施。
環(huán)
保
性:臭氧能快速分解成氧氣和單原子氧,單原子氧又可自身結(jié)合成氧分子,故沒有二次污染的問題。被公認為是綠色消毒劑。
另外在我國衛(wèi)生部1991年頒布的"消毒技術(shù)規(guī)范"中。對臭氧的殺菌作用,使用范圍及使用方法都有明確的規(guī)定。其中對臭氧的殺菌作用作了明確的肯定:臭氧是一種廣譜殺菌劑,可殺滅細菌繁體和芽孢,病毒、真菌等,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。臭氧在水中的殺菌速度比氯快。"
以上這些都是我國的相關(guān)法規(guī),充分說明了臭氧滅菌的原理和特點,它即是制藥廠選用臭氧滅菌工藝的依據(jù)。
上一頁
下一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