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福建省藥監局公布的信息,截至2003年底,該省已有51家原料藥、制劑生產企業通過了GMP認證,占全省90家藥品生產企業的61%,其中已兼并重組了7家。距2004年7月1日對未通過GMP認證企業將發出停產通牒的日子僅剩4個月,業內人士估計,福建將有15%的藥企被最終淘汰。
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安全監管處處長黃懷元介紹,該省通過GMP認證的51家藥品生產企業的工業產值占了全省制藥工業產值的80%以上。尚未通過的小藥企由于面臨品種發展單一及資金、技術等方面的原因,已處于進退兩難的境況。如果今年年底它們仍未通過GMP認證,將被終止其藥品生產許可證(或相應生產范圍)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注銷其相應的藥品生產批準文號。
“通過GMP認證,除了使我省的藥品生產企業逐步與國際接軌,使老百姓的用藥更安全有效外,還要利用這個‘高門檻’,對我省的藥品生產企業進行整合,減少企業低水平重復生產的現象。”據黃處長介紹,中小型藥品生產企業由于產品單一,再加上人才匱乏、規模小、效益差等情況,已陷入是積極投入改造還是轉產的矛盾之中,目前不少企業正在醞釀以市場化的手段,幫助缺少資金的企業進行GMP改造。
一些業內人士認為,一些實力較差的企業如果不能對陳舊的產品結構進行調整,即使通過GMP認證也會被市場淘汰。業內人士還建議這些中小企業可以考慮轉業。 |